我院于1993年以來,應用武漢非凡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療儀治療了42例慢性前列腺炎,隨訪2年療效確切,現報告如下:
一、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本組42例,均為門診病人,年齡19-52歲,病程1-5年25例;6-10年10例;>10年7例,根據癥狀、B超、直腸指診、前列腺液(EPS)或尿液的實驗室檢查確診分為三類:
(1)一類:①有排尿刺激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尿末滴白、會陰、肛周、恥骨上、下腹、腰骶、睪丸痛、尿道不適或伴有失眠、早泄、陽痿; ②EPSWBC>10個/PH,卵磷脂小體明顯減少; ③中段尿培養(-);④EPS細菌培養找到致病菌診斷為細菌性前列腺炎。
(2)二類:①有類似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表現;②EPSWBC>10個/PH,卵磷脂小體減少;③中段尿培養(-);④EPS細菌培養無致病菌,診斷為非細菌性前列腺炎。
(3)三類:①排尿躊躇,尿流無力,會陰陰莖尿道痛;②EPSWBC正常;③中段尿培養(-)或EPS培養無細菌生長;④尿流率測定,最大和平均尿流率下降,診斷為前列腺痛。
2.治療方法:患者屈膝,左側臥位,增效磁塊固定于臍孔與恥骨聯和下1/3處,用避孕套套在治療頭上,外涂液體石蠟,囑患者腹肌放松,作吸氣動作,將治療頭彎頭朝前列腺部位緩慢送入直腸6-8cm,固定,調整溫度和旋磁控制鈕,使溫度顯示達到43℃,每次治療40min,10次為一療程。前列腺液或尿液培養陽性者根據藥敏加用抗菌素。對照組將微波輻射器置入直腸,調整溫度43℃,每次治療40 min,10次為一療程。
二、結 果
1.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癥狀全部消失,EPSWBC<8個/PH或細菌培養轉陰;有效:癥狀大部分消失或改善,或僅遺留某一癥狀,EPSWBC減少或無變化,細菌培養轉陰;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或半年后又出現癥狀,EPSWBC在治療前后無癥狀,細菌培養或淋球菌PCR(+)。
2.治療結果:42例用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療儀的患者,治療1-2個療程后原有癥狀完全消失的有26例(61.8%),大部分消失或減輕的有10例(23.5%);癥狀改善不明顯的有6例??傆行?5.3%。其中對下腹墜脹,便后滴白,腰痛、睪丸痛及腹股溝部痛效果較好,而對排尿躊躇,尿不盡的癥狀改善不顯著,采用微波綜合治療36例,癥狀消失或大部分減輕的22例,占61.1%,兩組有效率經統計學處理有極顯著差異(P<0.01),表明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療儀的療效優于微波綜合治療。
3.隨訪:2年內對治療病例隨訪,采用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療儀組復發6例,占14.2%;微波綜合治療組復發12例,占33.3%。
三、 討 論
1.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主要分藥物療法和物理療法兩類。藥物治療以抗菌消炎的新一代抗生素為主,由于前列腺的特殊結構影響了藥物向其內滲透,加上慢性前列腺炎時,EPS的pH高于血漿pH,破壞了原來血漿與EPS的pH梯度差,使進入前列腺中的藥物又反擴散到血漿中,故藥物治療效果不高。
2.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療儀綜合了紅外熱療、磁療、振動按摩等多重功能,采用獨特的弧形探頭插入直腸,直接對前列腺區作均勻按摩,對促進前列腺管的引流,減輕張力效果明顯。前列腺炎的病理變化可引起鄰近肌肉的保護性或反射性痙攣,造成會陰部及下骶部的不適或疼痛;前列腺痛系盆腔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導致尿道外括約肌痙攣,尿道狹窄致尿流受阻(功能性梗阻),解除盆底肌及尿道外括約肌痙攣是治療該類患者的主要措施,生物磁學研究提示:磁療能加速病變區致痛物的水解或轉化,緩解括約肌痙攣。治療頭內磁片在高速下產生的旋磁與體外增效磁塊產生的靜磁相結合起到獨特的治療作用,10例前列腺痛患者治療后癥狀和尿流率都有明顯改善。
3.由不潔性交引起的前列腺炎除采用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療儀外,還需對患者及其性伙伴根據病原菌作相應的抗菌治療。
來自:中國一冶職工醫院泌尿外科(430081)胡漢誠 陳昌貴